贺兰山下忠魂曲

时间:2008-04-22浏览:30设置

——李双成先进事迹 [ 2005-04-12 ] 岁月能改变山河,但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。人民不会忘记,贺兰山下曾走过这样一位优秀共产党员,他的理想信念,他的人格情操,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!他,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原永宁县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李双成。 有人说他傻,可他说“既然要干,我就要干好” 2004年3月,永宁县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李双成,受组织安排兼任闽宁镇党委书记!这个消息让李双成的亲朋好友们大吃一惊。“你咋这么傻?跑到那儿去干啥?”“那是个什么样的烂摊子,你不知道吗?” 闽宁镇,1997年7月兴建的一个移民镇。从西海固山区迁来的贫困农户,硬是在戈壁荒漠上建起了家园。那里自然条件差,积累的问题成堆,矛盾重重,债务累累,干群关系紧张,老百姓怨气大,几年来虽有一定的发展,但相比而言仍是个贫穷落后的地区,就连镇人代会都无法顺利召开。李双成要去那里当书记,在平常人看来,他不是傻是什么?! 但是李双成去了。他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我为闽宁镇老百姓办事来了,我有决心办好闽宁老百姓的事情!” 经过调查研究,“捋”出了三级扬水工程久拖未竣工;工程建设中拖欠民工工资68万元等14件较大的遗留问题。 14件问题,件件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,件件解决起来都是难之又难。李双成说:一件一件地解决!他说:“解决老百姓的事要有耐心,更要有责任感。” 长期以来,武河村、黄夷村面临着缺水灌溉的难题,年年可见庄稼旱死的现象。2002年,闽宁镇上报自治区立项,投资260万元建设三级扬水工程。但由于工程款不到位等原因,工程一直没有竣工。 李双成沿着整个渠道查看了实情,然后跑协调,跑资金,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8.5公里长渠道的砌护。5月28日,三级扬水工程开始试水。李双成带领镇、村干部,顶着烈日,反复巡视渠道,一步一步往前走。下午,发现有一处垮了3米长的口子,他一边指挥,一边亲自干,两个小时后终于堵住了决口。他的身上、脸上沾满了泥水,皮鞋变成了泥鞋。回到食堂吃完饭,已是晚上9点多钟。他对众人说:“大家跑了一天,都很累,你们年轻人早点休息,明天还有工作要干,我年龄大,瞌睡少,晚上巡渠的事我一个人去就行了。”夜里,他到老百姓家借了一件旧棉袄穿上,拿着手电,在崎岖不平的渠道上继续巡查。一直到凌晨4点,他才回到镇上。 对那段日子,武河村支书马克福记忆尤深:有天凌晨两点多钟,李书记打电话说,渠道出现裂口,让他快组织村民堵。马克福带领村民赶到时,只见渠道边缘出现了一条约半尺长的裂缝,李双成独自一人正在用脚踩那个裂缝。他心里的怨气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,有的,只是无言的感动和钦佩。 李双成坚持每天巡渠,连续奋战了12天,直到扬水工程基本运行正常。两个村的庄稼得到了滋润,但是李双成的脚磨破了,脸晒黑脱皮了,嘴唇也干裂起泡了,整整瘦了10斤。李双成对此却不以为然,说:“为了老百姓的事,该你晒黑的时候就得晒黑,该你掉皮的时候就得掉皮,吃苦其实也是一种乐趣。” 1998年,在建设水利工程中,拖欠民工工资68万元。民工们拿不到血汗钱,便多次群体上访,给闽宁镇的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影响。 李双成铁了心要解决这个老问题。 于是,他“跑”县财政局、区财政厅、区扶贫办……不知跑了多少个部门,跑了多少趟,有一天他从镇上到县里再到区里,来回竟跑了3趟。2004年4月1日,拖欠了6年之久的68万元全部发放到了247名民工手中。 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,那又是一个壮观的场面,许多人拿着工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那仅仅是工钱吗?不,那还是政府兑现给民工们的承诺,兑现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啊! 14件长年遗留问题,几个月内逐一得到了解决。李双成凭的是真情、奉献和责任,再苦再累,他无怨无悔。 要改变面貌,关键是要发展经济。李双成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节省开支,提高农民的收入上。他在镇政府大院办起了职工食堂,一年就节省接待费三四万元;联系有关部门,将扬水和畜饮水电费大大降低;协商争取宁夏金属镁业在闽宁镇建厂,解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;引进新技术,鼓励农民搞新型养殖、种植业;多渠道联系劳务输出,向浙江、内蒙古等省区输出劳动力4000余人,累计创收2008万元…… 武河村曾是全镇最穷的村,不少村民靠吃救济过日子,但当年武河村的人均收入就超过了镇上的平均水平。马克福深有感触地说:“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焦裕禄、孔繁森、牛玉儒这些先进人物,总觉得离自己很远,可现在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和他们一样的好领导!” 以前,闽宁镇没有一个文化活动场地,群众农闲之时没地方可去,精神生活相当匮乏。2004年4月初,李双成多方努力,争取到了8万元资金,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建起了文化站和篮球场。6月9日,闽宁镇举办了首届农民篮球运动会,盛况就像过节一样。永宁县纪委副书记王吉明观看了比赛。他非常惊讶,短短几个月闽宁镇竟有了这么大的变化。 闽宁镇的教育尤其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,适龄儿童失学、辍学率也比较高。李双成的心情十分沉重,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,与帮扶单位协商,他争取到了资金,扩建、翻建了几所小学,为部分贫困学生减免了学费,使辍学儿童又回到了校园。“普初”验收前期,有7所小学硬件不到位,镇上一时又拿不出钱来,于是号召群众义务出工垫土方。李双成在大会上带头捐款,然后下到学校、村队挨个去做工作,他的行动带动了群众的积极性,农民们一边垫土方一边说:“李书记都带头了,俺们咋还能不干呢!” 平凡的小事堆砌起一个高大伟岸的身躯 李双成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4个孩子中,他排行老二,也是长子。当了30多年大队书记的父亲,用言传身教给了他最初的启蒙教育。耳濡目染下,李双成从小就善良、懂事。 1983年,李双成调入银川市纪委,先后担任信访科科长、纪委常委。信访工作说起来容易,但做好了难,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和毅力,要有不嫌麻烦、不畏艰难的劲头。李双成总是毫无怨言地去做。在同事们的印象中,他对每一位来访者都热情相待,一把椅子,一杯水,一句暖心的话,不论对方的身份和态度,都尽力为他们分忧解愁。有时碰到贫困的来访者,他还会主动掏出自己的钱,为对方垫付饭钱和车费。 有一名中学教师,为自己评职称的事多次上访,算是上访的“老户”了,以至于一些工作人员见了他就头疼。李双成明知道这并不属于纪委受理的范围,可他不仅没有不耐烦,反而一遍遍和他沟通,了解情况,然后积极向有关单位反映,帮这位老教师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 银川市纪委一名年轻人回忆道,他刚来不久,跟着李双成办一个案子,找一个单位负责人谈话。结束时已经很晚了,那位负责人提出请他们吃饭,被李双成婉言谢绝了。对方不无讥讽地说:“现在社会风气那么差,你们能管过来吗?”李双成回答他:“这就像黄河堤坝出了缺口一样,如果不堵,就会洪水泛滥,如果发现了就堵,总会防患于未然。我们做的就是这样的事,能堵一点是一点。”那位负责人脸红了。 2000年3月,李双成担任了永宁县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。职位升了,地位高了,权力重了,但他平和、简朴、严于律己、热情待人的习惯,却丝毫未改。从上任那天起,他积极研究永宁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重大问题,广泛走访调查,充分发表见解,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举措。 李双成不怕丢选票,不怕丢官帽,坚持原则,敢于履行职责,敢于碰硬。在查处某局长违纪违法案件时,区、市有些领导为其说情,但李双成硬是顶住了说情风,顶住了压力。最终,经集体研究,按照党纪条规给予该局长严重警告处分。县纪委一名干部被调任县残联理事长,可不到半年时间,发现其有违纪行为,面对刚刚离开自己的下属,李双成最后还是“挥泪斩马谡”,依纪撤销了那个人的职务。李双成在永宁县纪委工作4年7个月,每年查处案件近20件,名列银川市前列。2004年立案查处18件,其中涉及正科级干部8人。   闽宁镇武河村是县纪委的包扶单位,李双成与那里的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他在村里访贫问苦,不忍目睹因病呻吟而无钱治疗的病人,无法面对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,也无法面对穿着破烂衣服的大爷大娘们。回单位没多久,他就拉去了大米、面粉、衣服给特困户。一次刚出村口,又遇见了本村残疾人王连,就从口袋里掏出了50元钱给他,并鼓励他说:“要有信心,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。” 李双成仍旧要处理群众的上访问题。多少次,他被激动的群众包围,但他从没有想过躲避和推脱,而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重视,一经核实立即处理,决不手软。2001年8月,杨和乡纳家户村村民集体上访,反映村干部财务不公开、理财不民主的问题,李双成带领干部到村里调查核实,最终查出该村虚列工程款的问题。经组织研究,撤销了村支书的职务,为村民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。 2004年初,杨和乡红星村的上访村民把县委围住,情绪非常激动。李双成知道后拔腿往外走,同事们拦住他:“那么多人,小心被围攻!”李双成笑笑:“领导干部怎么害怕群众呢?”说完毅然迎了上去。果不其然,上访群众见来了个领导,不由分说将他团团围住,有一名男子在激动之余,还往李双成的腹部重重打了一拳。李双成强忍疼痛,没有一句怨言,仍旧耐心和气地做说服工作。上访群众被李双成的行为所感动,认识到了自己的鲁莽,心服口服地散去。 一个纯朴的农民为了感谢李双成帮他贷款发展养殖,趁他不在家,将借来的1000元钱扔下就跑,李双成知道后,又添了200元将钱还给他,还责怪他,你哪儿来的1000元啊! 李双成说过: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人格力量,有了人格力量,才能有凝聚力,老百姓才会支持你,拥护你。 工作中,他是一个好干部、好领导;在家里,他是一个好丈夫、好父亲 谁能想到,生性达观的李双成,长年肩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家庭重担。 1979年,李双成和宋月珍喜结秦晋之好,可是不久,灾难降临了。 宋月珍不幸患上了硬皮症。这是一种绝症,病人会十分痛苦,皮肤紧绷,没有弹性,血管特别脆弱,一旦皮肤有伤口,就极难愈合。李双成每年陪妻子去一次北京,回家时肩上扛着妻子一年用的药。宋月珍所在的单位效益不好而倒闭,她每月只能拿几十元的生活费。这样,一家人的所有支出都靠李双成微薄的工资。那时候,李双成真恨不得一分钱能掰成两半花。 1998年,单位分给李双成一套58平方米的房子,需要交5万元。可是李双成却拿不出这些钱,他找人借了两万元,贷了两万元,才把房子买下来。听到这个消息,同事们难以置信。但是当同事们到他家探望时,一切全都明白了:卧床的妻子,简陋的摆设,空空四壁,连暖气都没有。整整4年,他一件新衣服都没有买过。 李双成每天回到家就开始做饭、洗碗,家里没有洗衣机,他就端起一大盆衣服,捋起袖子用搓板一件件地洗。后来,他买的第一个家用电器就是洗衣机,他说:“我这辈子再不想用手洗衣服了。” 当初大夫曾预言,宋月珍的病最多也就能熬四五年。宋月珍情绪十分低落,她不想拖累丈夫,曾经自杀过,闹过离婚。人们常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更何况是夫妻。李双成照顾病妻20年,无怨无悔,真情感人。他说:“做人要讲良心,当初我家里穷,她什么都不要跟了我,她得了病说什么我也不能离开她,她是个病人,做什么我都能理解!” 纪委的同事到李双成家里探望,宋月珍拉着大家的手潸然泪下,她说:“要不是双成,我活不到今天。如果人有来生,我一定还嫁给双成。” 宋月珍从心里感激丈夫,她对李双成说,难为你了,家里家外都割舍不下,我现在理解你工作为什么总是那么忙、对别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好了! 2000年腊月三十晚上,宋月珍在爱人温暖的怀中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宋月珍自患病后存活了近20年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爱的奇迹。 2001年10月,李双成和杨惠琴组成了一个新家庭。 李双成对妻子和孩子仍是那么关心体贴。杨惠琴感觉李双成很“忙”。特别是到闽宁镇后,他更是早出晚归,有时还一脚泥土,一身臭汗,回到家倒在沙发上就睡着了。妻子心疼他,也开始不理解他。一天,在杨惠琴的强烈要求下,李双成带她去上班,看他是如何工作的。 七点以前,李双成赶到县委,把作为县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需要处理的事情处理完,七点半左右前往闽宁镇。杨惠琴坐在办公室里间,一直听见办公室里人声不断。李双成忙得连口水都顾不得喝。中午,李双成从楼上看到来访的群众中有一位眼睛失明的老人,担心老人中暑,忙叫杨惠琴下去把他扶到阴凉地,又掏出20元钱,让杨惠琴交给他。那位老人激动地说:“李书记,真是个好人!”下午,李双成到村里去落实养殖小区通自来水、树木死亡的事情,顶着太阳从一个村走到另一个村,马不停蹄跑了一个下午。回到办公室顾不上休息一下,又忙着准备县上的检查…… “实地考察”回到家后,杨惠琴心里酸楚难当,暗自抹泪。她对李杰说:“以后,你爸在沙发上睡着了,给他盖上就行了,再不要叫醒他,他实在是太累了。” 李双成对儿子的要求非常严格。高中毕业后,李杰到县药监局当了一名临时司机。后来,药监局要招考事业性编制司机。李杰犹豫着张了口:“爸,你能不能跟他们说说,给我照顾一下。”李双成却说:“如果我这样做了,那以后怎么处理其他的事情?”结果在120名报考人员中,李杰考了第四,比第三名仅差0.2分。 面对这样只要说一声就能解决的问题,李双成硬是没有说,眼睁睁看着儿子被残酷地淘汰。直到李双成去世后,人们才知道,李杰还只是一名临时协警员,月工资仅400元。 热血铸丹心,他就这样走了 2004年11月,组织上任命李双成为银川市“扶贫办”党组书记、主任。但是,闽宁镇的群众舍不得他走,他也舍不得离开闽宁镇。最后,经组织同意,在闽宁镇有极高威望的李双成依然兼任闽宁镇党委书记,等到镇人代会选举了新的领导班子后,他才可以完全离开。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,他还跑遍了银川市的10个移民乡镇,拿出了教育普初计划、扶贫计划。 选举前夕,他一连4天吃住在镇上,挨家挨户做工作。12月10日,在他的主持下,闽宁镇成功地进行了换届选举,人代会顺利闭幕。大家都极力挽留这位工作了10个月的领导,希望他能够吃一顿饭、喝一杯水再走。可是他却说:“县上还有事情要去处理。” 返回的路上,天已经黑了。一辆卡车突然迎面驶来,刺眼的灯光使司机没有看清前面的四轮农用车,“嗵”,小车与满载木头的农用车相撞了……可恨苍天无眼,可恨黑夜无情,因为车祸,人民的好书记、优秀共产党员李双成失去了宝贵的生命,年仅51岁。 黄河落泪,贺兰悲歌,李双成带着百姓对他的深情厚意,带着交给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,悄然离去了。闽宁镇园艺村一个女孩在作文中写道:在我心中有一位难忘的好书记,他是一位伟大可敬的好人。妈妈的病情突然加重了,站都无法站起来,爸爸实在没有办法了。我曾听村里的人说过,镇上有位好书记,就建议爸爸去找他。爸爸回来后很高兴,说,那位书记听了咱们家的情况,对我说:你不要着急,我给你些救助款,先给大嫂治病。还说区里给的救助款太少了,我家条件好,再帮你补上。就这样,李叔叔帮我们解决了困难。现在,妈妈的病治好了,我也重新上学了。可当爸爸正准备去谢叔叔时,却听到了不好的消息……李叔叔在我的心中,永远是那样伟大。 为李双成的去世而悲伤的,又何止这个女孩一家人?闽宁镇的百姓们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噩耗:那么和蔼可亲、平易近人的李书记,带着微笑招呼大伙儿的面容还如同在眼前,怎么就走了呢?不少村民放声恸哭,失去了李书记,对他们而言,无异于失去了一位亲人。 李双成是一个清白的人,一个纯粹的人,一个真实的人,一个私心杂念少、公心公德多的人,一个大度真诚、懂得爱懂得付出的人,一个有责任感、能忍受苦难的人,一个微笑的、温暖的人。 2004年12月15日。银川殡仪馆。黑压压的悼念人群一直排到了门外的大街上。除了领导和同事们之外,更多的是自发赶来吊唁的普通群众。闽宁镇村民包了20辆中巴车,从几十公里外赶来,哽咽着说:“俺们就是想来送送李书记!”人们强忍悲痛,深鞠一躬寄托哀思,抬起身来已是无语凝咽。 日前,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隆重举行了李双成先进事迹报告会,追授李双成为“模范共产党员,人民的好公仆”,号召全区广大共产党员向李双成学习。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,但正是从他始终如一、点点滴滴的积累当中,我们感知到了一个崇高的精神境界。 诗人臧克家说: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;有的人,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! 李双成就是这样一个大写的人!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!(记者 峻峰 董建华 思仲举) (中国廉政报道网)
返回原图
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