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与火

时间:2014-05-20浏览:87设置
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

  孟子,名轲,是战国时代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。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,提倡仁义,反对霸道,呼吁统治者实施“仁政”,实行王道,从而获得民心统一天下。

  当时的诸多客观事实似乎与孟子的学说背道而驰,有人也试着推行了若干“仁政”,但效果并不理想,甚至反不如实行霸道“得心应手”。于是就有人提出,实行仁政“七嘴八舌”,不如“一言九鼎”更容易统一思想,统一行动。看来“仁”还不如“不仁”。于是孟子便说了下面这段话:

  “仁之胜不仁也,犹水胜火。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;不熄,则谓之水不胜火。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,亦终必亡而已矣!”(《孟子·告子上》)孟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:仁一定能胜不仁,好比水一定能胜火。但现在有些讲“仁”的人,仅仅用一杯水,想去扑灭一车柴所烧起的大火,那当然不行。如果由此就下结论,认为水不能灭火,这样反而助长了不仁,使他们更加不仁了。而这些人自己原有的一小杯水,也终于丢掉了。

  国家的管理者要对自己的人民怀有一颗博大的爱心,不是把爱的雨露播撒给一部分人,而是施之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,这种爱对一个管理国家的领导者来说,就叫做“仁”。用孟子的理论来讲,实施“仁政”者,必将获得民心而赢得天下。

  人心者,国家之命脉也。群众路线的本质即是争取人心,获得最广泛的民意支持。孟子说的施“仁政”,还可以理解为“国以民为本”,得民心则国家富强,人民富裕。《资治通鉴·周纪二》中说:“善为国者不欺其民,善为家者不欺其亲。”人民群众无小事。凡政府办事机构的成员,都应当怀着仁爱之心为民服务。你如果时刻不忘自己是为老百姓“服务”的,是人民的仆人,不是“掌柜”的,那么你的门就会永远对百姓敞开着,脸也会永远面带微笑,当然就会把最大的方便留给百姓。(高深)


返回原图
/